境外投资备案 刘生 17748523437
新京报讯(记者任娇)据商务部官网25日消息,商务部、央行、国资委等7部委日前印发了《对外投资备案(核准)报告暂行办法》(下称《办法》),提出将对中方投资额3亿美元以上的对外投资、敏感地区、敏感行业的对外投资、出现重大经营亏损的对外投资等进行重点督查。
需要向商务部阐明并购企业该国的投资环境,是否有投资可行性,资金来源是否合法,投资公司是否在工商税务法律方面进行分析阐述等。?
境外投资备案申请好处?
1、开拓境外市场,获得当地政策或税务优惠,加快资本积累速度?
2、方便与境外客户的业务转账,减少转账手续和成本?
3、提高国内企业形象,增加企业附加价值
4、统筹境内外企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
境外投资备案申请资料?
1、境内投资的主体信息。
2、境内投资主体(深圳公司)较近一个月财务报表?
3、中方投资的构成自有资金金额
4、中方投资的构成贷款资金金额,需要贷款合同一份
5、向个人贷款需提供个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和个人较近一个月银行水单??
一、境外投资需要注意什么??
1.依据家严格控制非理性对外投资的管趋势,以下几种情形申请企业境外投资备案比较有难度?
a.投资到敏感家和地区,如和未建交的家,或战乱家。?
b.投资敏感行业,如制造,跨境水资源开发、 新闻传媒等。
?c.敏感行业目录里的行业,包括 房地产、酒店、影城、业、体育俱乐部 以及在境外设立无具体实业项目的股权投资基金或投资平台。?
2.另外,实际操作表明,以下情形也都比较难以备案成功?
a.小子大,如内投资主体市值几千万,要求 对外投资上亿。?
b.快设快出,如新设立企业申请境外投资。
c.有限合伙企业,用有限合伙企业作为境外投资平台。
公司经常有把钱打到外的需要,这就必须办理境外投资备案了。但是现在随着外汇的流出,相关部门也是越来越严格。所以包括商务部、人民银行等都会对此项投资进行核实。??
5月17日今日上午商务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发布近期商务领域重点工作情况。数据显示,2018年1-4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2459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355.8亿美元,同比增长34.9%,连续六个月保持增长。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448.3亿美元,同比增长13.9%;新签合同额613.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2.8万人,4月末在外各类劳动人员98.3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6.5万人。 我司专业办理境外投资备案详询商务顾问刘生直接电话联系?
拓展阅读
按照对国家和市场关系的不同理解,国际政治经济学也出现了三种主要的流派——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结构主义(新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来源于古典重商主义理论,当代的主要理论表现就是霸权稳定论和国家主义理论,它们都吸收了国际关系理论中现实主义的基本观点,重点研究国家体系以及国际政治关系在世界经济组织中的作用。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认为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与财富的增加要深深依赖于国家“为寻求权力而斗争”的能力,更简单地说就是政治决定经济,即“国际权力分配格局是决定国际经济关系形式和状态的因素”。[71]故此,现实主义政治经济学有时也被称作经济民族主义。
自由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来源于亚当·斯密的古典自由主义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它在当代的主要理论表现为相互依存论。自由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认为国家间频繁的经济往来和由此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以及国际组织和国际制度的发展,会造成民族国家的利益上的“荣辱与共”状态,因而能够按照市场机制协调彼此的竞争关系,保证国家间关系的和平竞赛与互相协作而不是重商主义所理解的以邻为壑。所以,自由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更倾向于认为市场的力量会改造权力政治塑造的国际格局,即经济决定政治。
结构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由于其分支流派都认为在全球政治经济体系中存在一定的核心-边缘结构,所以这一学派也被称作新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结构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创造财富两极分化、经济决定政治以及阶级作为分析单位等基本观点,重点关注了第三世界的贫困、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系以及工人运动等问题,具代表性的理论为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这两种理论都认为在世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系中,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的结构性差异和这种结构本身即是资本主义国际体系得以持续的基础,也是发展中国家持续贫困和不发达的根本原因。[72]
在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三种理论流派中,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国际关系(政治)理论中的现实主义、自由主义理论一脉相承,在解释对外经济援助问题上的理论主张也大致相同,唯有结构主义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结构主义本身就是第三世界国家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理论基础,主要解释贫困、国际不平等、低度发展等国际现象,其关于对外经济援助方面的解释理论主要是依附论。世界体系论和依附论认为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了“中心-外围”的生产结构,这种结构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援助行为则使得这种依附进一步制度化,并且进一步扩大了穷国和富国的经济差距。[73]
结构主义——作为国际剥削工具的对外经济援助。结构主义与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所关注的问题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命运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发展问题,前者表现为世界体系论,后者表现为依附论。世界体系论认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与以前社会体系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世界范围内的劳动分工将世界划分为三个地带——核心地区、半边缘区和边缘区。核心地区是生产技术水平高、资本密集以及高工资待遇的地区,边缘地区则是生产技术水平低、劳动密集以及低工资待遇的地区。核心地区与边缘地区存在着“不等价交换”维持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正常运转。而依附论的产生则是针对发展经济学中的发展理论和现代化理论在第三世界国家中面临的严峻挑战所提出来的,它认为在南北关系中,富裕国家(核心地区)在历史上就通过剥削、榨取包括人力资源(甚至奴隶)和原材料在内的各种资源,从而使发展中国家(边缘地区)处于从属地位;在二战以后北半球发达国家在关键的国际组织和主要国际规则的制定上又具有的控制权,发展中国家别无选择,只能在现有的规则中活动;在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下,发达国家政府和跨国公司通过向发展中国家统治精英行贿并与当地资本家合作,继续对这些国家的控制和剥削,进而延长了依附关系。简而言之,结构主义特别是依附理论认为当前的世界体系是建立在不对称关系上的,经济实力较强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虽然未使用武力征服手段,但依然通过跨国资本流动、产业链优势等经济主导权使得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依附地位。[74]
结构主义关于核心-边缘(中心-外围)和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不合理的论述成为其分析国际经济援助问题的起点,认为国际经济援助“首先是发达国家有意识使用的一种工具,其目的在于通过提供援助施加控制和影响,以确保欠发达国家的全面的发展能够有益于发达国家的自身利益,维持其在国际劳动分工中的支配性地位,并借以维护其在欠发达国家的全面统治地位”。[75]结构主义认为发达国家的发展援助倾向于集中在那些具有战略性初级产品资源的国家,有国内大市场的国家,以及体现出投资利润机会的国家,其目的是为了确保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的扩张。一些针对前殖民地的援助不是为了补偿,而是为了保持前宗主国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影响,如英国主要援助对象是英联邦国家,法国则是前殖民地国家,日本则以昔日“大东亚共荣圈”国家作为援助重点。
结构主义认为发达国家的对外经济援助是一种新殖民主义工具,延长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关系,不仅没有促进反而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相关研究指出,在国际援助结构中,发达国家及其主导的多边援助组织处于的主导地位,留给受援国选择的余地几乎没有。这些援助机构之间还互相协调政策,形成“制度化非竞争”原则,使得受援国不得不接受援助国提出的各种援助条件,形成受援国对援助国的结构性依附。[76]援助国控制对外援助的结果是,强加的外向型出口导向增长方式剥夺了不发达国家真正的内向型的自力更生战略,增加了不发达国家在金融政策、消费模式和出口政策对核心国家的依赖,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政治自主,从总体上使其经济服从于西方主导的全球经济。[77]结构主义者认为被欧盟视为南北合作典范的“洛美协定”实际上进一步巩固了原有的劳动力分工关系,即将独立后的非洲仍然束缚在原材料的生产上,使得非洲在一个历史转折的关键性时刻整整失去了大约三十年的时间。而且,援助国主要是与发展中国家的精英们打交道,进一步加剧了受援国的贫富差距。因此,援助一直未能减轻第三世界的贫困。[77]故此,结构主义主张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国际援助制度,在全球经济平等的基础上使得经济援助与援助国的私利彻底剥离。
第三节 美国对外经济援助的理论基础
美国作为当前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其对外经济援助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自然有其独有的特性。美国的对外经济援助经常被界定为“战略性”对外经济援助,原因在于这些援助主要被用于维护美国的战略性利益和达到战略性目标,在这背后则是美国特殊的“霸权国”地位。发展经济学与国际关系学为分析国际经济援助提供了宏观理论的视角和框架,而“霸权稳定论”则在中观层面上为解读美国对外经济援助做出了理论贡献。
一 国际体系中的美国霸权
在中国使用“霸权”一词时,往往是随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词语而出现的,而这些词语大都具有贬义色彩。如“霸权主义”是指某些国家凭借军事、经济实力的优势在国际关系中推行强权政治,践踏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甚至用武力侵占别国领土,力图控制、支配其他国家、地区以称霸世界的思想、政策与行为。[78]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霸”字也带有贬义性质,用作政治术语则被称作“以力假仁者霸”,也具有一定的负面色彩。再加上中国近代以来遭到列强侵略,冷战时期又受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霸权的威胁,所以在汉语语境中“霸权”并不是一个褒义词。但是英文语境中,霸权(hegemony)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个中性的描述性概念。霸权这个词源于古希腊语,意指“领导、权威或影响,常指在联盟或邦联中一个国家或政府的政治支配地位(political dominance)”。[79]一般英文词典上没有“霸权主义”(hegemonism)的词条,西方学术专著也很少使用“霸权主义”这个概念。[80]
相关产品:境外投资备案
深圳一九七八品牌传播有限公司